
如果說中環是香港美食的戰場,那《鏞記酒家》絕對是裡面的大明星。從1942年創立到現在超過80年,《鏞記》的名氣已經是一段香港飲食史。拿過米其來一星,美國《財富雜誌》選出鏞記為世界15大食府之一。這裡長期是政府高官、富豪名流的座上客,甚至被稱為「富豪飯堂」。名字響亮到什麼程度?香港的曾蔭權、李嘉誠、周潤發,外國名人也愛,像美國前總統老布希、球王比利、甚至多位好萊塢巨星到香港都會專程來光顧。(文末有鏞記酒家影片)


個人體驗與評價:久違十年的再訪
這次來《鏞記》主要是聚會,主人作東,點了一整桌的菜。先說結論:全部都很滿意!
其實我大概10年前也來過一次,那時候對燒鵝的印象是有點腥味,結果這次完全改觀,覺得好好吃。
餐廳重新裝修過後真的很不一樣,富麗堂皇、燈光柔和,吃飯的心情自然更愉快。只是當天是平日晚餐時間去的,整層幾乎坐滿,大家聊天的聲音交織在一起,整個空間熱鬧到有點吵,但氣氛非常香港。

鏞記 vs 陸羽:中環兩大傳奇
中環是美食戰場,但最經典的傳奇只屬兩家:鏞記酒家和陸羽茶室。 [陸羽茶室食記連結]
有趣的是,兩間店就隔一條街,從地鐵中環站D出口往蘭桂坊方向走,第一個路口是陸羽,第二個路口就是鏞記。
兩家都是戰前創立的老品牌,年紀接近八、九十歲,還各自擁有三層樓自置物業,甚至樓上的大廈也都是自己的。更妙的是,一幢叫「鏞記大廈」,另一幢就是「陸羽大廈」。
但風格完全不同:
-
陸羽走古色古香,有國畫、愛品茶的饕客會愛上它
-
鏞記則金碧輝煌的大廳和奪目的裝飾,喜歡粵菜的人會很愛
雖然兩家都是必訪餐廳,但評價一直很兩極,有人覺得傳奇、有些人覺得價格高估。但無論如何,兩者都是香港飲食文化的代表。

|鏞記酒家用餐環境
如果想去《鏞記》,交通非常方便,建議搭港鐵到中環站,從 D出口 出來,沿德己立街往蘭桂坊方向走,大概3分鐘就會看到金碧輝煌的鏞記大門,非常好認。
在《鏞記》樓梯旁擺著一尊「王羲之觀鵝」雕像 ——愛鵝如命的人,現在的雕像卻站在專賣燒鵝的酒家門口,人生就是這麼幽默(哈)。

龍鳳大禮堂的木雕是香港罕見的珍品,設計參照北京故宮,還特地請來北京寺院木雕師傅,70年代花了280萬港幣、花近一年時間才完成。那一對「龍鳳呈祥」的木雕被公認是全港最奢華、最壯觀的作品之一。而且在2020年疫情期間,鏞記還豪砸4000萬港幣重新裝修,把經典保留,同時又讓整體空間更現代舒適。


|鏞記酒家菜單價格
《鏞記》菜單我截了4張圖,因為品項太多,就把連結放在這裡,大家可以上去看 [鏞記官方菜單連結];付款方式可以用信用卡付款。 [鏞記官方訂位連結]
菜單價格參考
-
燒鵝:
• 全隻 HK$850
• 半隻 HK$460
• 鵝髀 HK$320 -
燒味拼盤:HK$180 起
-
叉燒:一般款 HK$160、肥燶款 HK$240
-
白切雞 / 豉油雞:全隻 HK$600、半隻 HK$300
-
燒味飯類:雙拼飯約 HK$230
-
湯麵類:雲吞麵、餃子麵 HK$68 起
-
前菜 / 湯羹:約 HK$180–750
人均消費:一般來說一人約 HK$300–600
(如果點燒鵝+幾道菜,四人平均下來差不多這價位)
小提醒
-
用餐高峰時段建議先訂位
-
白飯另計 HK$15/人、茶資約 HK$13
-
外帶有專門餐牌,價格跟內用略有不同





|鏞記酒家推薦必點
🍚正宗炭燒黑鬃鵝 HK$850 (整隻)
鏞記最有名的當然是燒鵝啦!
他們用的是廣東三大名鵝之一的 黑鬃鵝,肉質真的很嫩,油脂分布剛剛好,不會膩。最特別的是 72刀斬工法,每一塊鵝肉切得是入口的大小,吃起來很爽快。而且是用炭火燒製燒鵝,難怪香氣真的很不一樣。

上菜時服務人員會問要不要加醬汁,我們選擇只淋一半,這樣可以同時吃到原味跟醬香兩種風味。醬汁帶著一點淡淡的花生香,很特別。
燒鵝皮薄薄的,酥得像紙一樣;鵝肉本身多汁又嫩,香氣很濃,跟台灣的燒鵝不太一樣,台灣鵝皮下油脂比較厚,吃起來偏油,這裡的比較乾爽。旁邊附的鳥梅子汁也不錯,沾著吃也是別有一番風味。還有一個小驚喜是旁邊的 蜜汁豆子,超入味又鹹甜,搭著好吃極了!
我們這桌大概十個人,一隻燒鵝一下就被掃光,大家一致覺得一隻根本不夠,建議人多聚會直接點兩隻,吃得才過癮。

🍚白切新鮮平原雞 HK$390 (半隻)
這道雞真的很厲害!皮薄到發亮,金黃油潤,入口彈牙,雞肉完全不乾柴,還保留著原始的雞香。旁邊的蔥油醬超級加分,一點點就能把鮮味整個拉高。建議一定要搭配旁邊的蜜汁豆子,整體是非常雅緻的口感。

🍚鼓油雞 (不能確定份量)
這道有點像台灣的油雞,但鏞記的風味更有廣東味!我想差別應讓是醬油的選擇。雞皮油亮得像上了釉,帶著微微焦糖色,咬下一口,皮薄帶膠質、肉質鮮嫩,完全被特製豉油滲透,每一絲雞肉都吸滿鹹香與微甜的滋味。

🍚炭燒蜜汁叉燒(肥燶款) HK$240
來鏞記除了燒鵝,另一道必點就是炭燒蜜汁叉燒。叉燒邊緣帶一點微焦,外層刷上蜜汁,油脂被鎖在肉裡,吃起來鹹鹹甜甜現在想到還是會流口水。
肉質屬於軟嫩型,不乾柴,每一口都有淡淡的炭香味,甜味剛剛好,不會膩。雖然不像港式那種入口即化的肥叉燒,這款比較偏瘦,調味非常到位,鹹甜平衡剛剛好。
第一次來鏞記,建議燒鵝+叉燒直接一起點,這個組合真的不會錯。

🍚懷舊蕎頭咕嚕肉 HK$260
醬汁是那種經典的酸甜口味,甜味先衝上來,後面酸味跟著出現,還有微微的陳皮味。肉塊炸得外酥內嫩,吸滿醬汁,配上彩椒、鳳梨、蕎頭一起吃剛剛好,酸酸甜甜非常爽口。

🍚鳳眼果蜜豆玉帶 HK$480
這道菜視覺跟味覺一樣精彩!干貝(玉帶)鮮嫩Q彈,咬下去會爆汁;鳳眼果則是鬆綿帶著微微清香,和黑豆豉的鹹香融合得剛剛好。這道必點,味道層次很豐富,吃起來非常涮嘴!

🍚金鑲脆皮嫩豆腐 HK$108
聽說豆腐先用店裡的高湯浸過再下鍋炸,外皮炸得酥酥脆脆,裡面卻是超嫩的豆腐,入口就化開,滿嘴豆香。旁邊還附一小碟酸酸辣辣的涼拌菜,跟酥香的豆腐一起吃剛剛好解膩。

🍚萬壽果響螺燉雞HK$880
裡面有雞肉、青木瓜(萬壽果)和螺肉,湯頭清澈見底但味道非常濃郁。第一口先感覺到青木瓜的清甜,接著是螺肉的鮮香慢慢在口腔散開,雞肉燉得很嫩,不會乾柴。屬於很溫潤的一款燉湯,喝起來舒服順口,我們點一盅大家分著喝剛剛好。

這次來《鏞記》說實話,本來還有點擔心會踩雷,結果從第一道燒鵝開始,就一路吃到最後都很滿意。十年前我也來過一次,那時候對燒鵝的印象不是太好,覺得有點腥味,但這次完全不一樣,反而吃到停不下來,整個改觀。餐廳重新裝修過後,空間比以前更有質感。
走出《鏞記》時,腦中還在回想燒鵝、叉燒。有些老字號會被時間沖淡記憶,但鏞記沒有,它在經典和變化之間找到了平衡。如果想感受真正的粵菜老店風味,《鏞記》依然是香港必收的一站。
人間真正的美味就是在與重要的人共度時光中找到的!感謝大家看完本文,愛你們哦!喵~
|鏞記酒家影片
(請點下方的冰淇淋連結)
|鏞記酒家店家資訊
店名:鏞記酒家
地址:香港中環威靈頓街32-40號鏞記大廈
交通:中環站
電話:(852) 2522 1624
外賣熱線:(852) 2523 2343
營業時間:上午11時至晚上10時30分
代客泊車:
星期一至星期六:下午6時30分起
星期日及公眾假期:中午12時至下午4時;下午6時30分起
食記:【香港中環美食】鏞記酒家 燒鵝名店米其林推薦,經典粵菜必吃菜單
|鏞記酒家附近熱門景點與美食
1. 山頂纜車(Peak Tram)
香港中環花園道33號
距離陸羽茶室不遠,步行約 10 -15分鐘即可到花園道山頂纜車站。這是香港最具代表性的景點之一,搭乘復古纜車登上太平山頂,不僅能欣賞到中環的摩天大樓,還能俯瞰維港無敵夜景。
2. PMQ 元創方
香港中環鴨巴甸街35號
前身是中央書院校舍及已婚警察宿舍,如今活化成創意設計基地,聚集了 100 多位香港設計師的工作室,從服飾、飾品到藝術展覽應有盡有。這裡還有不少特色咖啡廳與工作坊,非常適合走走逛逛。
3. 中環購物天堂(港鐵周邊)
中環車站附近雲集各大奢侈品牌旗艦店、設計師精品和獨家限定商品。無論你是要血拼最新時尚單品,還是單純 window shopping,都能感受到中環作為國際金融區的繁華氛圍。
4. 嘉咸街壁畫
香港中環嘉咸街46-54號
這裡是近年來最受歡迎的「打卡點」,彩色的街頭壁畫充滿藝術感,隨手一拍就像置身畫作中。吃完茶點後來這裡散步,很適合拍照留念。
5. 陸羽茶室食記連結
香港中環士丹利街24-26號
陸羽茶室從 1933 年開到現在。一進去就有濃濃的茶香,裝潢很復古,用的是黃銅茶煲、白瓷茶盅來泡茶,喝起來特別香。以前接待過港督、國際政要,還有很多書畫大師會來聚會,其中不乏鄧芬、黃君壁、張大千、黃永玉等書畫名家。雖然價格比一般茶樓高一點,但那種味道和氣氛真的很難取代。
6. 蘭桂坊
中環蘭桂坊15-16號協興大廈4樓
香港最著名的夜生活聚集地,酒吧、餐廳林立。白天去陸羽喝茶,晚上來這裡小酌一杯,感受中環截然不同的氛圍。
7.蘭芳園食記連結
香港中環擺花街29號
茶餐廳代表之一,以「絲襪奶茶」和「豬扒包」最有名。如果你在陸羽吃完點心,還想嚐嚐地道茶餐廳文化,這裡就是最佳選擇。
8. 以樂燒鵝
香港中環士丹利街34-38號G/F
同樣在士丹利街上的燒臘名店,主打燒鵝。
9. 沾仔記
香港中環威靈頓街98號
米其林推薦小店,必點「至尊三寶」和大顆雲吞麵。價格親民,味道卻一流。
總結:
來 陸羽茶室 吃完點心喝茶後,可以安排去 山頂纜車 看夜景,或者去 PMQ 元創方 感受文創設計, 嘉咸街壁畫 拍照打卡。晚上則推薦去 蘭桂坊 感受夜生活,或者到 鏞記酒家、以樂燒鵝、沾仔記 再續港式美食之旅。





